發(fā)布時間:2018-12-07 18:26:00 瀏覽:1400
2014年至2015年,鋼鐵行業(yè)進入周期性低谷,其間我們在期貨市場上不斷磨合和探索,很大程度上利用期貨工具對沖市場下行風險。在經歷了行業(yè)‘寒冬’后,2016年一季度下游市場回暖、鋼價回升,鐵礦石價格也隨之上漲。河鋼國際經調研后分析,此輪鐵礦石價格上漲過快,缺少供需基本面支撐。為此,公司果斷對鐵礦石庫存進行套保。4月下旬,鐵礦石現貨價格回調,由于此前采取套保措施,避免了庫存跌價風險。
除鋼廠外,對期貨市場的“雪中送炭”感受頗深的還有焦化企業(yè)。據我國最大的民營焦化企業(yè)——旭陽集團副總裁王鳳山介紹,2011年以后,黑色產業(yè)鏈產品價格呈現持續(xù)下跌走勢,焦化行業(yè)和上下游均處于艱難的去產能階段,企業(yè)面臨融資難、環(huán)保壓力加大等問題,行業(yè)發(fā)展面臨重大挑戰(zhàn)。正是從那時起,旭陽集團首次運用期貨輔助企業(yè)渡過難關。以2011年焦化企業(yè)的冬儲行情為例,當年黑色系品種價格持續(xù)下行,按慣例進行冬儲的焦化企業(yè)面臨巨大的壓力,冬儲煤第二年開春便成了‘燙手山芋’,依靠傳統(tǒng)經營模式很難維系。如何做到既存貨又躲避下跌風險,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彼時引入期貨工具對買入的原料進行賣出套保,在規(guī)避了價格下跌風險的同時也保證了次年正常開工生產。
在期貨市場獲益的不僅是鋼鐵、煤焦生產企業(yè),貿易商也同樣感受到了期貨市場為行業(yè)帶來的巨大變化。由于在購銷兩端都面臨價格風險,貿易商對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的需求格外強烈。嘉吉一年鐵礦石貿易量約3500萬噸,以中國鐵礦石期貨為主做套保,基本覆蓋全部貿易量。2013年后嘉吉借助期貨工具實現了轉型,從原先只做少量印度礦貿易到如今大量開展主流礦海漂遠期貿易和港口現貨貿易,這得益于嘉吉較早參與期貨市場。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中國鐵礦石貿易在2008年以前基本靠年度長協定價、從礦山采購?,F貨貿易不活躍,貿易商只發(fā)揮很小作用,也沒有衍生品工具保護,拿現貨后要么背對背立刻賣掉,要么等市場價格漲起來賣掉。2008年后,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量增長,港口現貨貿易開始活躍。此時,很早參與到期貨市場的嘉吉開始擴大貿易范圍。2013年后,大商所鐵礦石期貨推出,人民幣定價的港口現貨貿易進一步發(fā)展,海漂遠期貿易與港口現貨貿易相輔相成,利用鐵礦石期貨為客戶提供更多定制化的風險解決方案和貿易定價參考。
2013年中國鐵礦石期貨上市后,鐵礦石市場格局發(fā)生非常大的變化,現貨貿易更加成熟和活躍,市場容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像嘉吉這樣的貿易商,從原先只做海漂貨和進口貿易現在轉型做港口內貿,也有越來越多的鋼廠從原先只買進口長協海漂貨,到現在買越來越多的港口現貨。據悉,以前港口鐵礦石資源偏緊,企業(yè)為了長期穩(wěn)定生產必須采購長協礦。然而2008年后,在高爐大型化及鋼廠沿?;内厔菹?,我國鋼鐵企業(yè)對鐵礦石現貨的采購量不斷增加。一些民營鋼廠70%至80%的鐵礦石是在港口靈活地采購現貨。
貿易方式的變化,使國內外市場都在不斷探索更合理、有效的市場化貿易和定價機制。據了解,國際鐵礦石定價方式經歷了從隨采隨買的即期定價、年度談判定價到如今主導的現貨指數定價。隨著我國鐵礦石期貨價格影響力的不斷提升,期貨價格已成為國內乃至國外企業(yè)參考定價的重要依據,以期貨價格加升貼水的基差貿易模式在行業(yè)內推廣。
相較于傳統(tǒng)貿易模式,基差貿易中采用的期貨價格更公平、公正、公開和透明。利用期貨價格作為基準,同時結合對商品在產地和質量方面的考慮調整升貼水,很好利用了市場的定價機制,使得買賣雙方擁有平等的地位。“河鋼集團每年需保供鐵礦石5000多萬噸,基差貿易的推廣對鋼廠保供來說十分必要。河鋼國際通過基差貿易更便利、靈活地執(zhí)行現貨采購計劃。同時,也可以利用對期現市場基差的預判,更加有效地降低采購成本。
展望未來全球黑色產業(yè)風險管理的發(fā)展,大部分國際礦山、貿易企業(yè)都十分歡迎中國鐵礦石期貨對外開放,也將逐步參與開放后的鐵礦石期貨市場。中國鐵礦石期貨對外開放將提供國際貿易新的定價模式,形成更有代表性的期貨價格,指導貿易定價,進而更好地服務全球貿易。
文章來源:沈鋼網